资讯动态
最近更新
“万企帮万村”,书写脱贫伟业的民企华章
发布时间:2021-3-1   来源:全国工商联   浏览次数:2675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我们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在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中,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工商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全国工商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发起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更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创造脱贫攻坚的"中国奇迹"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工商联将"万企帮万村"行动作为工商联系统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持续推进,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展担当、显作为,行动速度之快、参与规模之广、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交上了一份过硬的"答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2.7万家,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32万个);产业投入1105.9亿元,公益投入168.64亿元,安置就业90.04万人,技能培训130.55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万企帮万村"行动已成为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的排头兵,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大品牌、民营企业扶贫的大平台,谱写出新时代新篇章。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指出,"万企帮万村"行动是一场政治意义深远的爱党爱国行动,带动和惠及了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民营企业家,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向党和政府、当地群众展现了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正面形象,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英明论断,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智慧,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高点谋划高位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方略,2015年10月17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发起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主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就业、公益、智力扶贫为主要帮扶形式,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印发,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写入文件。

全国工商联立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职责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点谋划、高位推动。为此,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由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四方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省、市、县层层建立行动领导小组,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分工合作的工作运行机制。

全国"万企帮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印发指导性文件,召开直到县级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4.6万余人在1499个分会场参加会议,对行动做出总体规划部署,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面迅速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帮扶行动蓬勃开展。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广大民营企业多方出击、各显其能,产业扶贫、公益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全面开花,拔穷根、强筋骨,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为主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性不断凸显。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为此,全国工商联制定出台《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落实方案》,召开"万企帮万村"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引导东部企业结对帮扶西部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召开援藏援疆电视电话动员会,向有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印发《援藏任务清单》和《援疆任务清单》。

为拓展扶贫新路径,2018年初,"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行动启动,全国工商联先后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印发一系列指导文件。在生产环节推动精准认定,帮助"万企帮万村"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在销售环节搭建各类平台,开展"舌尖上的扶贫"直通车、慈展会消费扶贫专题展销等活动,同时指导电商企业、社交平台、连锁零售商超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在消费环节,鼓励动员各行各业的企业、商会参与采购,牢固树立"消费扶贫产品就是扶贫"的理念。

在高点谋划、高位推动的同时,全国工商联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关于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专题调研报告》《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

为严防数字扶贫,全国工商联还开发了"万企帮万村"行动台账管理系统,要求各级工商联组织企业填报,扶贫办负责核实,确保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开展台账自查、互查、抽查专项行动,通过走到、补齐、纠错、评估的方式,准确核实台账数据,为我国脱贫攻坚档案留下经得起检验的民企扶贫数据。同时,全国工商联还深化金融支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12月底,纳入政策性金融支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项目库企业共2503家,帮扶贫困人口91万,已支持企业1902家,贷款余额1672.72亿元。

与此同时,全国工商联为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的民营企业做好支持服务工作。组织各省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民营企业家现场观摩"万企帮万村"帮扶项目,交流推广各地工作先进经验和企业帮扶创新模式。2017年,表扬116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积极争取中央批准,于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表彰,共表彰299家在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民营企业。在2016年至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中,123个民营经济领域集体和个人获此殊荣。此外,于2020年表扬100家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万企帮万村"行动始终听从总书记的号令而行动。最令人难忘的是在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他在信中写道:"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总书记在信中明确指出:"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这使得企业家们备受鼓舞,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汇聚民企磅礴力量

5年来,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规模空前,成为一支强劲的扶贫生力军,凝聚起助力脱贫的磅礴力量:参与帮扶的12.7万家民营企业遍布全国除台湾省外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几乎所有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参与其中,最多的是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占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57.2%。

在企业投入方面,产业帮扶是投入资金最多的,各地区企业的平均单村产业帮扶金额都在9万元以上,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甚至达到了26.8万元。在帮扶人数方面,公益帮扶所惠及的贫困人口最多,各地区企业的平均单村帮扶人口都在24人以上。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民营企业帮扶机制清晰、帮扶地区精准,取得累累硕果。在"三区三州","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中国光彩事业怒江行""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以及"精准扶贫西藏行""民营企业南疆行"等一系列扶贫和社会服务品牌行动深入开展。截至目前,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786个,投资金额达3727.17亿元,捐款捐物5.15亿元,为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东部企业累计帮扶金额超过400亿元,累计帮扶贫困人口超过200万人。

"投资在当地、纳税在当地、就业在当地、服务在当地、造福在当地"。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民营企业在地化帮扶效率显著,共有9万余家帮扶企业实施了"在地化帮扶",企业立足在当地的生产经营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能够长期为企业输送帮扶资源,提高了帮扶效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为此,全国工商联引导新增民营企业帮扶力量靶向发力,向尚未摘帽、挂牌督战的52个县和1113个村倾斜,瞄准剩余551万未脱贫人口开展帮扶,继续以产业扶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公益扶贫补齐贫困地区民生短板,以智力帮扶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助力稳固脱贫成果,以助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工商联协调组织全省11个市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助推108个挂牌督战村如期脱贫摘帽。

创新实践驰而不息

2016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上指出,"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帮扶了多少贫困村,使多少贫困人口脱了贫,更关键的是在模式探索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滴水穿石,啃硬骨头"。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贵州省织金县就是一次新时代定点扶贫的新探索,形成了"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新经验。全国工商联直指难点、把脉开方,先后联系引入恒大集团、宝龙集团、吉利集团、正邦集团等优强企业,实施产业扶贫,聚焦脱贫短板、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开展金融扶贫,建立承贷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聚焦人才培养等。截至目前,全国工商联在织金县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5亿元,帮扶贫困群众2.83万人。通过"万企帮万村"行动发动民营企业313家,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7.76亿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5万人。2020年3月,织金如期脱贫。

在扶贫行动中,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绣花描红",广大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决策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配置资源高效的优势,以"钉钉子精神"、以必胜勇气和细腻功夫下好精准扶贫这盘大棋,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提供了鲜活素材。

尽管参与帮扶的民营企业规模不一、行业不同、实力各异,但他们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各类推进路径、帮扶模式和组织形式。民营企业帮扶的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拓展了扶贫的广度和深度,为政府扶贫资源提供了有益补充。

从帮扶途径看,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探索出土地集约提升型、能人大户带动型、金融机构助推型、扶贫资金入股型、电商平台拉动型等帮扶模式;在就业扶贫中,探索出卫星工厂、扶贫车间、扶贫作坊、生产基地等吸纳就业帮扶模式以及定向招工、订单培训、设立实习店等技能培训帮扶模式,打造"就业蓄水池",授人以渔;在公益扶贫中,探索出社会众筹、创办慈善超市等帮扶模式。很多民营互联网企业还充分发挥科技、流量和大数据等优势,为扶贫插上腾飞"翅膀",装上强大"引擎"。

从组织形式看,既有包市、县、乡整体推进型,也有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或一企帮多户型;既有企业采取产业、就业、健康、养老一揽子帮扶举措,也有企业聚焦具体领域专项帮扶。

2015年12月,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2017年5月,恒大集团整市帮扶毕节。5年多来,恒大集团无偿捐赠110亿元扶贫资金,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助力毕节脱贫攻坚事业,同时为下一步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企业包县、整县脱贫",这是对口帮扶丹寨县的万达集团探索出的新模式。该集团不断投资补短板、丰富旅游产业扶贫内容,形成了目前的丹寨旅游小镇,包括商业街、温泉酒店、会议中心、扶贫茶园等9大板块。据了解,万达在丹寨的捐赠投资已达23亿元。丹寨旅游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120亿元,拉动20个产业和50个子行业发展,带动5.8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万达又制定了未来五年帮扶丹寨新规划,由"企业包县扶贫"转变为"支持丹寨致富",重点是支持丹寨发展全域旅游。

吉利集团在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启动雷山县茶旅文化产业帮扶项目,流转茶园,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配套设备,选派优秀干部驻点帮扶,从全产业链帮扶入手,利用3年时间助推雷山茶产业转型升级。

苏宁集团首创"苏宁电商扶贫实训店"精准扶贫新模式,"输血造血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线上打造农产品特色馆,线下落地扶贫实训店,带动贫困户"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探索并实践新农商模式,在云南、新疆以及"三区三州"多个深度贫困村实施"多多农园"项目,将扶贫捐赠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东,与市场化创新机制衔接,通过"特色农产品+新农人+合作社+电商平台"的机制,将电商平台与前三者有机融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不断增收致富,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实现互利共赢,"成人达己、获益于己"。

碧桂园集团多年来积极探索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扶持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帮扶项目覆盖16省份的57个县,助力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累计投入超过87亿元,直接受益人数逾49万人次。

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致力教育扶贫,十年间共资助大学生22.29万人,涉及宁夏22个市县、193个乡镇和2500个行政村,捐款总额达22.83亿元。

……

这些民营企业的创新实践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丰富了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除了为贫困地区提供直接的扶贫资源外,还帮助提升基层组织贫困治理能力,同时也为贫困地区人才回流提供机会,为村民参与治理提供可能。而协助村集体成立经济合作社,将村民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民'+企业"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则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稳固脱贫成效提供内生动力。

"万企帮万村"行动构建起了富有远见的脱贫长效机制。民营企业最大限度地将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与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将贫困群众纳入现代产业链条,改善传统生产方式,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困难。同时,深层次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最大限度优化贫困地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赋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了发展共赢的内在驱动力,有利于实现内源性脱贫。不论是返乡务工、创业农户,还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致富能人,都为贫困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人才队伍。

民营企业用心用情用力帮扶,也创造出多维度的精神财富。一方面很多企业家尤其是年轻一代企业家深化了对党情国情民情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贫困群众也体验到了企业家的担当精神、家国情怀以及干事创业、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了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国工商联总结"万企帮万村"经验,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事业纵深发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正如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所指出的那样,广大民营企业要有"背着石头上山"的精神,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多途径多形式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持续带动更多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实现企业发展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作者:李树林 文雪梅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才中心
微信公众号
全联人才在线
微信公众号
全国工商联
人才服务云平台